一、實驗型凍干機操作流程
開機準備
電源與接地:使用獨立電源插座并確保接地良好,避免與其他大功率設備共用插座,防止電壓波動損壞設備。
環境檢查:設備距墻面需>30cm,環境溫度控制在5-30℃(最佳10-30℃),相對濕度≤80%,遠離導電塵埃、爆炸性氣體及強電磁場。
部件檢查:確認真空泵油位及油質(油窗觀察),清潔冷阱、排水閥及密封圈,檢查真空管道連接是否緊密。
樣品預凍
預凍方式:
少量樣品:直接放入冷阱預凍,溫度降至-40℃以下(建議-50℃至-80℃)。
大量樣品:先在超低溫冰箱(-80℃以下)預凍24-48小時,確保完全凍結(尤其高糖或高鹽樣品)。
預凍時間:維持預凍溫度1小時以上,確保樣品溫度低于共晶點(可通過溫度傳感器監測)。
真空干燥階段
裝樣與密封:
將預凍好的樣品放入干燥架,溫度探頭緊貼樣品表面。
罩上有機玻璃罩,擰緊排水充氣閥,確保密封圈無污物且完好。
抽真空:
啟動真空泵,觀察真空度是否≤10Pa(或≤20Pa,依設備而定)。
若真空度下降緩慢,檢查真空管道、閥門及密封圈是否漏氣。
干燥時間:根據樣品含水量設定(通常20小時左右),通過樣品曲線或目測判斷干燥完成度。
停機與取樣
充氣與關機:
干燥結束后,緩慢旋開微通氣閥(1/2-3/4圈),待氣壓回升至大氣壓后關閉真空泵。
關閉制冷機、真空計及總電源,拔下插頭。
取樣與清潔:
取出樣品,用軟布擦拭冷阱、干燥架及玻璃罩。
待冷阱內冰融化后,擰開排水閥放水,并清潔內壁。
二、關鍵注意事項
預凍要求
樣品厚度≤1cm,避免殘留液體導致氣化噴射。
高糖或高鹽樣品需在-80℃以下預凍,防止塌陷。
真空泵維護
換油周期:累計運行200小時或油質變褐色時更換,短時停機需保持油液覆蓋泵內零件。
換油方法:運行真空泵升溫后關閉,排空舊油,加入新油至油窗中線。
密封性檢查
定期檢查密封圈、閥門及管道連接處,磨損或老化時及時更換。
真空度異常時,用檢漏設備排查泄漏點。
操作規范
避免頻繁啟停:制冷機停電后需等待3分鐘再啟動,防止損壞壓縮機。
緩慢通氣:旋開微通氣閥時禁止瞬間開大,防止損壞真空傳感器。
防凍傷:操作冷阱時佩戴保溫手套,避免接觸零下低溫表面。
環境控制
禁止在冷阱附近放置散熱設備,確保制冷系統正常散熱。
真空泵不工作時蓋上排氣孔,防止灰塵進入。
三、維護與保養
日常清潔
每次使用后清潔冷阱、干燥架及玻璃罩,用軟布擦拭設備表面。
定期用溫和清潔劑(如75%酒精)消毒干燥室和冷凝器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冷卻系統維護
清理散熱片及風扇灰塵(壓縮空氣吹掃或軟刷清理)。
檢查冷卻液液位及質量,異常時及時添加或更換。
電源管理
制定操作規程,明確步驟及注意事項,操作人員需經培訓后上崗。
定期檢查電氣線路,更換老化電線及插頭。
定期巡檢
檢查電路、管路、真空泵及冷卻系統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
校準溫度、真空及壓力傳感器,確保測量精度(建議由專業人員操作)。
四、實驗型凍干機故障處理
真空度不足:檢查真空泵油位、管道連接及密封圈,更換磨損部件。
制冷效率下降:清理冷凝器灰塵,檢查制冷劑壓力及液位。
異常噪音或振動:立即停機,聯系專業維修人員排查壓縮機或風扇故障。